兰州干旱所组织专家研讨西南干旱
发布时间:2012-03-02 17:52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面对当前西南旱情的严峻形势,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于2月28日紧急组织召开了西南干旱研讨会,会议特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大学的专家教授及甘肃省气象局相关单位科研业务人员,共同探讨此次西南干旱的成因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政府决策、工农业生产提供防灾减灾的科学依据。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中北部,四川南部,川西高西部南部)近三年连续降水偏少,尤其夏冬两季雨水偏少。其中2009年和2011年云南全省平均年降水量分别为1961年以来的最少值和次少值。此次干旱持续时间长,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会上,各位专家从干旱的三年累积、环流指数、500hPa高度场、850hPa风场、海温异常等方面对此次干旱成因和发展趋势提出各自见解,并根据低频方法(低频天气图,东亚各天气关键区的低频气旋和低频反气旋的活动规律以及各天气关键区低频波的活动特征)、大气环流变化、西太平洋暖池海温与西南地区降水的关系及150天韵律方法对我国降水的影响等方面对目前干旱形势进行了展望。
此次西南干旱对干旱所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干旱的发生发展,在平时的干旱监测中需要提高预警能力;实时滚动监测,预测干旱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敏感性,进一步做好抗旱减灾服务工作,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撑,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