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甘肃 冰火两重天

7月全省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全省大部日照时数偏少,为近二十年最低值。高温、干旱、干热风、暴雨和冰雹等天气,对部分经济林果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使我省农业、林果业及设施农业损失严重,引发了病虫害,并造成部分牲畜死亡。同时,强对流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等的传输,对交通、旅游业产生不利影响。
干旱、高温久居河西陇中
河西干旱持续,陇中北部旱情较重。入春以来,我省大部地方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大部地方持续偏少,7月出现的降水过程,虽然缓解了部分地区出现的旱情,但由于降水过程出现的时空不均匀性和降水量的程度差异,致使我省部分地方的旱情持续,如河西和陇中大部、甘南北部局部地方7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4~9成。根据西北区域气候中心7月29日EOS/MODIS卫星资料监测:陇中大部及庆阳市西北部有旱情,其中兰州、白银为重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因干旱有182.5万人受灾,36.78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44.86万公顷,成灾面积23.3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26亿元,农业经济损失3.83亿元。
全省高温日数、干热风次数偏多,河西出现持续高温。河西大部、陇中北部、陇东和陇南大部地方出现日最高气温≥32℃的高温和干热风天气。20多站还出现了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其中全省最多的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出现在鼎新。
暴雨、冰雹突袭甘南、陇南和陇东
暴雨出现日次较常年同期偏多,主要出现在7月中、下旬,其中在 17日出现了区域性暴雨。本月出现的暴雨主要在甘南、陇南和陇东南部地方,其中康县和玛曲均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暴雨量,在缓解当地干旱灾害的同时,也造成部分地方受灾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本月暴雨共造成全省638898人受灾,13人死亡,2人失踪,253人受伤。农作物受灾面积为40529.8公顷,成灾面积12351.2公顷,绝收面积2857.9公顷,损坏房屋11745540间,倒塌房屋3163间,直接经济损失334912.9万元,农业经济损失88212.0万元。
河东出现连阴雨,对缓解干旱有利。7月中旬出现两次区域性连阴雨。局地冰雹主要出现在陇中南部、甘南北部的部分地方。(林婧婧)